老司机秘籍No.98:「后摄像头」装“车内”还是“车外”?较真老司机自制“评估表” 实测挺好无线监控摄像头和手机怎样安装「老司机秘籍No.98:「后摄像头」装“车内”还是“车外”?较真老司机自制“评估表” 实测挺好」
大家好鸭,我是佛系老司机。
市面上主要有两类后摄像头,一类是默认安装在车外(以下简称:外置),一般装在牌照框上沿,带金属支架,可拧螺丝,也可黏双面胶。不过这类摄像头的密封性也是参差不齐,再加上暴晒、泥沙、高压水枪等“严刑拷打”,质量再好,多少也会影响使用寿命。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安装在车内。
另一类本身设计定位就是在车内(以下简称:内置),也就是后挡风玻璃内侧,所以可能会在密封性方面不如默认外置的摄像头,因此不建议放在车外使用。
由于我测评过很多款带后摄像头的记录仪,所以就从车主的角度,帮大家好好分析一下不同安装位置的利弊。不过,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,本文并不会给您一个定论,所以花了点心思,做了个半自动的评估表。您可以下载这个评估表(百度网盘密码:qbyb),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估:
使用说明:橙色权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(总和必须等于100%),默认是我自己的情况。电脑上使用最简单,直接做选择题就好了,分数会自动统计,并给出参考建议。是不是很贴心?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折腾了大半天,我较起真来自己都怕,求个赞不过分吧。
接下来我把表格中每种情况做单独的说明,解释为什么有的“优先”,有的“不建议”。注意,不要把其中一条当成最终结论,必须多种情况综合判断。如果您觉得我的分析有问题,或者对选购记录仪有什么疑问,欢迎留言,我会争取做到有问必答。
我判断后摄像头安装位置的原则及优先级:清晰度>视角>摄像头保护。
所谓“清晰度”,当然和摄像头的分辨率有重大关系,但本文重点还是讨论安装位置对清晰度的影响。例如,外置更容易导致镜头污损,内置更容易受到玻璃反光影响等等。
那“视角”是什么意思呢?可以理解为眼睛的位置和朝向。有些车的牌照框是嵌入在保险杠里的,甚至有人把摄像头装在保险杠下面,都会导致后摄像头的视角就非常低,这样就容易受到后车大灯的影响(哪怕是近光灯)。有人评价“XX记录仪晚上开车后摄画面一片白”,有可能和视角位置过低有关。
至于摄像头的保护,当然是内置寿命更长,外置则要看品质。
两厢车//一般都有后雨刷,在雨雪天气时,即使安装在车内,也能比较清晰的拍到车外。对于没有后雨刷的三厢车,不建议装在车内,否则,在最容易出现事故的雨雪天气、最需要后摄像头的时候,后窗会模糊。另外,三厢车的“”也会导致更多盲区。
权重说明:这一项对安装位置的影响最大,建议权重不要低于50%。
其实无论浅色窗膜还是深色窗膜,都会阻挡一部分可见光线,只是透光率的高低不同。如果您贴了深色膜,用肉眼“从车里往外看”时,亮度差异很大,那么建议优先外置安装。内置虽然白天影响不大,但傍晚或夜间,可能就会产生更多噪点,影响清晰度。
当然,这也和摄像头的传感器型号有关,比如SONY IMX307/291等夜视传感器,比普通的高分辨率传感器感光度要高很多,完全可以抵消窗膜带来的影响。
权重说明:我大都是白天开车,而且摄像头的夜视还不错,所以这一项我将权重定为5%。您可以根据后摄像头的夜视效果来调整权重,夜视不太好就提高权重。
如果您买了“安装服务”,也不要当甩手掌柜,还是要自己琢磨一下,到底把后摄像头装在哪里最合适。毕竟车型太多了,安装工人不可能知道所有车型的最佳安装位置,更不会花时间帮你考虑周全。所以外置还是内置,并不受这一项影响,关键看您自己的意愿,小哥们都能实现。
但如果您打算撸起袖子自己干,那么我建议优先考虑内置安装,因为车内安装可以省去从外往内穿线的麻烦。当然,如果您希望完美走线(看不见线束),或者要连接倒实现大屏记录仪的倒车辅助线功能,那么还是无法避免拆门板。其实门板并不难拆,一般就是几颗螺丝和卡扣固定的,但动手能力不强的朋友,还是交给专业人士解决吧。
权重说明:安装方式对实际效果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,如果您动手能力强,那么安装方式对您来说意义不大,可以调低权重。动手能力弱的话,可以调高权重。
如果您是上班族,大部分开车时间是“朝九晚五”,清晰度不会受暗光影响太大,那么内置外置都可以。但如果大部分开车时间是“披星戴月”,那么还是优先选择外置。如果您觉得白天和夜晚开车时间差不多,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夜间的情况。
权重说明:如果您是一个职业老司机,每天开车时间很长,那么可以将这个选项的权重调高,会得到更精准的判断结果。如果像我一样在家办公,平时很少开车,那么可以将这个选项的权重调低,甚至忽略。因为其他选项里也会包含类似的情况。
这里请务必分清“主要”和“次要”,因此自评表中建议选一至两项,如果全选,就没有主次之分,也就不准确了。
流媒体主要就是为了代替原车的传统反光后视镜,所以对清晰度的要求非常高。除此之外,视角也非常重要,如果车外安装位置过低,哪怕后车开的是近光灯,都会让你觉得晃眼。就算是白天,视角过低会产生摄影中“仰拍”的效果,让近距离的后车显得异常“高大威猛”,会给人造成压迫感。好处是更加清晰透亮。
由于镜头在外,我们无法保证镜头表面没有污迹遮挡,而流媒体后视镜又需要频繁观察,万一有块阴影在画面中,如果不方便下车去擦,真的会让人抓狂。因此,针对流媒体后视镜,权衡利弊后我建议优先内置安装,并且位置要尽量高一些。后面我会展示实际安装效果以及优缺点。
当内置摄像头提高位置后(其实还能更高),后车就没有那么“霸气”了,更加符合原车后视镜的视角,镜头受到保护。缺点是隔着层玻璃,画质会受一定的影响。
当作为事故取证目的时,后摄像头大都是为了证明后车追尾,而非我溜车,或者拍到碰瓷者从后方发起攻击。这些情况只要“拍到”过程就可以了,并不需要特别清晰,对视角的要求也不高,而且并不是经常用得上。所以我们可以重点考虑对摄像头的保护,优先考虑把它安装在车内。
如果您主要是想在停车期间进行监控,那么肯定会包括白天和黑夜两种情况。单从安装位置上来说,车内车外都有各自的好处,这要看具体的“案情”了。但考虑到夜间停车时,车膜对光线多少都会有阻隔,以及装在车外盲区最小,所以优先考虑安装在车外。
带大屏的记录仪或流媒体后视镜,可以基本实现倒车影像的功能,但也有不少用户抱怨,视角不对,怎么看都别扭,这可能是安装时没做“视角校对”(方法见下图),所以导致视角与倒车辅助线不一致。原车出厂前安装的倒车影像,其实位置也是有高有低,但经过了仔细、校对,视角与辅助线是一致的,所以看着舒服,用着准确。
从上图可以看出,辅助线与车位侧边线基本是平行的,如果车停得更正一些,就会是完全水平的。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与车同方向的马路牙或直线作为参考物,来校对摄像头的角度,以确保辅助线的视角准确。
一般原厂倒车影像的后摄像头都是装在车外的,不仅可以让盲区最小化,而且还能看到保险杠。虽然本文针对的都是后装的第三方通用款式后摄像头,但它们一般都会带有小支架,允许我们自己调整角度,因此优先考虑外置。
权重说明:这一大项也是非常重要的,仅次于车辆外形。即使相同的车辆外形,只是因不同的使用目的,也会有不同的最佳安装位置。建议权重不要低于默认值。
我的车是大众蔚领,两厢车。在决定内置安装后,还测试了两种不同位置的效果,其实视角差不多,但在盲区上有所区别。最终我决定用双面胶黏贴在后尾门的门框上,这个结论也符合“自我评估表”的结果。
结合我的个人情况和车型,这个位置有以下几个好处:
1、清晰度有保障,安装位置较高,符合人眼常规视角,车内安装保护摄像头,刚好在雨刷工作范围内,雨天不怕模糊。
2、走线更简单,比装在车外更少拆门饰板,而且也省走线长度(MPV车型可优先考虑内置)。由于我经常测试记录仪,效果为先,安装从简,所以连饰板都没拆,直接耷拉根线也没啥大影响,也没有接倒车灯。
3、安装位置靠近尾箱门转轴处,离心力较小,可防止关门时震歪摄像头。
4、视角好。我这款流媒体后视镜,支持触控调整“上下视角”(其实就是在屏幕中上下拖拽画面的位置),所以我将摄像头角度稍微斜向下。行驶时向上滑能看到正后方,倒车时向下滑又能看到后下方。虽然车内安装无法避免会有一些盲区,但毕竟还有可以判断距离,所以影响不大。
5、本来是想通过“票据夹”DIY一个副支架,再黏贴到后窗玻璃内侧的,但后来发现蔚领尾门不仅有个塑料门框,而且还是水平面,所以就直接粘在上面了。如果后雨刷不能扫过摄像头,可以考虑我的这个方法,粘在车窗玻璃上。
没有完美的方案,再说说这个位置存在的缺点:
1、还是可能会因为阳光直射后车窗,产生一些炫光,每个人的几率不同,如果你每天上班是由东到西,下班由西到东,太阳就总是追在你车后面,产生炫光的几率可能更大。
2、容易受到后窗电热丝的轻微影响,需要好好做校对,尽量不要让加热丝出现在显示屏画面中央。
3、因为距离高位刹车灯比较近,所以夜间可能会在刹车时看到红色光芒,影响大小视车型和具体安装位置而定。
也许您并不赞成我的实际安装位置,这很正常,毕竟每个人的车型、使用情况、产品品质都不一样。所以本文讨论的是“思路”和“方法”,也希望大家重视后摄像头的安装,并通过我提供的表格工具,得出适合自己的方案。不要因为安装不当,影响使用体验、事故取证,以及行车安全。
改装界有句话:三分件,七分装。意思是说,最终的改装效果,三成取决于零配件的品质,七成取决于改装师傅的手艺。记录仪的安装同样如此,如果安装不到位,再好的东西也发挥不出优势。
我是「佛系老司机」,原汽车行业从业者。对用车、摄影、家居数码感兴趣的朋友,欢迎关注我哦!
原创不易~还望大家点个赞、收个藏、打个赏、加关注~ 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!
每周四晚上,汽车小小值联合站内达人,为大家带来中立、客观、有干货的深度汽车攻略文章。
老司机秘籍No.97: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无线充电支架?
老司机秘籍No.96:自驾神器冰虎车载冰箱T36深度评测
老司机秘籍No.95:300~700元四款不同价位流媒体后视镜,深度横评
老司机秘籍No.94:技术就是财富!不到500元,小伙再次捡漏翻新小牛M1
老司机秘籍No.93:开了那么多年车,却不知道该如何养?赶紧看看这篇吧!
老司机秘籍No.92:家用洗车机哪家强?洗车液和工具如何选择?锂电洗车机如何实现PA洗?进来看楼主实际演示就明白了
老司机秘籍No.91:2K正厮杀4K来搅局!全面解读6款300元/500元热门新机(含实拍/拆解谍照)
老司机秘籍No.90:手把手教会如何低成本搭建无线网络及监控系统
老司机秘籍No.89:可能是2020年“最全面易懂”的行车记录仪“入坑指南”
老司机秘籍No.88:5大类“后装”车载导航类产品优缺点及购买建议
老司机秘籍No.87:摩托车头盔怎么选,新手骑士避坑指南
老司机秘籍No.86:厌恶了原厂蜡烛灯?老司机展示神车高尔夫替换欧司朗LED大灯总成后的惊艳效果
老司机秘籍No.85:流媒体PK记录仪,全面分析优缺点!
老司机秘籍No.84:说说车篇二番外--汽车改色贴膜完全指南
老司机秘籍No.83:不出门就能狂飙?老司机教你如何在家开赛车!
老司机秘籍No.82:深入浅出谈“偷工减料”,汽车车身结构及其安全性科普
老司机秘籍No.81:一尘不染的感觉就是爽!摩托车自助洗车方案
老司机秘籍No.80:开车不喝酒,总结下那些提供酒后代驾的经典信用卡
老司机秘籍No.79:橘生淮北,欧美安全五星评价车为何在中国遇到滑铁卢
老司机秘籍No.78:关于行车记录仪“停车监控”的一些事,让爱车也过个平安年!
老司机秘籍No.77:车机智能不够,手机互联来凑——CarPlay 车载选购指南及装车实录
老司机秘籍No.76:从检查到行车,冬季用车看这一篇就够了
老司机秘籍No.75:记录仪选TF还是eMMC存储?为啥录像总失灵?存储知识+测速实验 让你一文全搞懂
老司机秘籍No.74:错过双11车品促销?双12老司机继续带你买买买
老司机秘籍No.73:一文带你了解如何用千元,拿下八千元的小牛顶配M1
老司机秘籍No.72:DOT3/DOT4/DOT5怎么选:科普汽车刹车油
老司机秘籍No.71:行车记录仪常见故障背后的原因 正确使用可延年益寿
老司机秘籍No.70:就要惯着你们这群懒人,双11哪些车品值得买?老司机帮你选!
老司机秘籍No.69:手把手教你10万公里大保养实操手册
老司机秘籍No.68:曼牌汽车滤清器选购指南
老司机秘籍No.67:14款产品,15项需求点,双11行车记录仪选购指南
老司机秘籍No.66:四轮定位和动平衡傻傻分不清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!
老司机秘籍No.65:300~800元隐藏式记录仪横评 10项PK深度解析
老司机秘籍No.64:从50到150元,差别在哪里?四款车载充电器深度评测
老司机秘籍No.63:什么值得买汽车老编的7条购车方,教你高效选车、购车和避坑
老司机秘籍No.62:永磁电机和交流电机到底是什么鬼?一文看懂电动汽车驱动电机
老司机秘籍No.61:避免西安奔驰女车主遭遇很简单,从选车砍价到验车上牌,万字长文教你买车防坑指南
老司机秘籍No.60:九年汽配从业人员的不正经科普——什么火花塞值得买?
老司机秘籍No.59:选车三步法分享,助你淡季抄底,购车不迷茫
老司机秘籍No.58:底盘异响看这一篇就足够——底盘悬架的分类和常见的异响解决方案
老司机秘籍No.57:火花塞多久换一次?哪种最好?一篇文章了解火花塞,养车不盲目
老司机秘籍No.56:300-600元 5款中高端行车记录仪 10项PK全面横评
老司机秘籍No.55:如何选择一台靠谱的纯电动车?我有3点建议!
老司机秘籍No.54:动力下降油耗增多——不花冤枉钱,这几招最管用
老司机秘籍No.53:史上最全十万公里大保养必做必查项目和避坑指南
老司机秘籍No.52:10-15万元家用轿车选购指南
老司机秘籍No.51:汽车爆料大神告诉你,618途虎养车什么值得囤
老司机秘籍No.50:便宜没好货?对比简测4款国产白菜雨刮与日本进口NWB雨刮
老司机秘籍No.49:买戴森就对了?答案没有那么简单!戴森V7与5款车载吸尘器大横评
老司机秘籍No.48:1篇文章,3个问题,看懂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的那些事!
老司机秘籍No.47:汽车异常颠簸和底盘异响,8成是这两个部件出了问题!
老司机秘籍No.46:关于纯电动车,这四点科普你一定要看!
老司机秘籍No.45:汽车保险水很深?看完这篇你就知道该怎么买了
老司机秘籍No.44:关于汽车蓄电池基础知识、选购及保养,看着一篇就够了
老司机秘籍No.43:养车很贵?那是你姿势不对!百元养车好物怎么买,看这篇就够了
老司机秘籍No.42:擦挂就补漆,钱包伤不起!教你用50块淘宝货搞定漆面问题
老司机秘籍No.41:自己动手欢乐多—DIY解决车门锁块异常
老司机秘籍No.40: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!超级奶爸教你选购儿童安全座椅
老司机秘籍No.39:风向变了?2019沃德全球十佳发动机榜单,竟有这么多大排量!
老司机秘籍No.38:这30台车最安全!解读美国IIHS 2019年“TSP+”榜单
老司机秘籍No.37:人人都要带一个的车载充气泵,白菜价的行不行?我测了这几款
老司机秘籍No.36:只需十几元半小时,让你的爱车内饰焕然一新
老司机秘籍No.35:那么多款燃油添加剂,究竟应该怎么选?
老司机秘籍No.34:只看这一篇也许不够,但会有些许帮助—五种常见洗车液小横测
老司机秘籍No.33:吃透这4个O2O养车平台,你的爱车保养或许能少走点弯路
老司机秘籍NO.32:双11值得囤的,不只是燃油添加剂——雪佛龙电商囤货指南
老司机秘籍No.31:怎样为汽车拍大片?尼康NPS签约摄影师的几条分享
老司机秘籍No.30:日系特色车蜡大比拼—三款冷门车蜡简测
老司机秘籍No.29:是肾宝,还是鸡肋?汽油添加剂(燃油宝)的科普和选购攻略
老司机秘籍No.28:养车不贵!学会这项技能,你的“报废”雨刮片还能用半年?!
老司机秘籍No.27:别相信销售的鬼话!如何在短时间里,获得全面而真实的试驾体验?
老司机秘籍No.26:钢琴烤漆划伤怎么办?内饰抛光剂了解一下!
老司机秘籍No.25:漆面凹陷不用愁,只需DIY七步走!手把手教你用几十块的淘宝神器解决问题
老司机秘籍No.24:价格相差6倍,结果大跌眼镜!化学小子&龟牌 三大类养护产品对比评测
老司机秘籍No.23:过路费85折!1s通过高速收费站!超实用的ETC信用卡怎么选?3分钟带你选择和申请!
老司机秘籍No.22:家用洗车机哪家强?动手帝亲测后,推荐这些产品!
老司机秘籍No.21:给爱车换全合成机油,这个细节却常常被忽略!汽车爆料达人教你选购长效机滤!
老司机秘籍No.20:全球购机油猛于虎?资深汽车爆料达人给你一篇选购秘籍!
老司机秘籍No.19:老司机秘籍No.23:机油参数看花眼?从小白到老司机,这篇秘籍一定要看!
老司机秘籍No.18:教你如何在一百多块的卡丁车中,获得最多的乐趣
老司机秘籍No.17:免检≠免审!这样审车,保你省时省事省力一次过!
老司机秘籍No.16:从司机到骑士,增驾、购车、装备...这些干货你都应该知道!
老司机秘籍No.15:打蜡3分钟真能保持9个月?4个月超长评测,只为告诉你5款快速镀膜车蜡真相!
老司机秘籍No.14:贵的就是好?实测4款市售主流“雨敌”,结果出人意料!
老司机秘籍No.13:奶爸汽车研究所 篇八:老司机教你如何成为秋名山车神
老司机秘籍No.12:618必看!市售车载充电器大点兵及购买指南
老司机秘籍No.11:车主必看!加油、洗车、道路救援...这些信用卡囊括车主一切权益!
老司机秘籍No.10:618必看:15款记录仪和智能后视镜大横评
老司机秘籍No.9:想选好轮胎,你只需要清楚这4个简单问题!轮胎选购扫盲贴来了!
老司机秘籍No.8:技多不压身!老司机教你自己动手,二十分钟清洗节气门积碳
老司机秘籍No.7:自助洗车乐趣多,老司机手把手教你清洗自己的爱车
老司机秘籍No.6:追逐风和自由?还是保命要紧!摩托车保护装备看本篇就够了
老司机秘籍No.5:夏天快到了,三步搞定汽车空调异味,了解一下?
老司机秘籍No.4:4S店、修理厂、途虎养车、乐车邦...浅谈爱车保养哪家强!
老司机秘籍No.3:四大类八款白菜车载手机支架横评,总有一款适合你!
老司机秘籍No.2:车载空气净化器到底是不是智商税?三款产品横测数据说话!
重庆版权声明: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